每年的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这是一个由“全球肺炎防治联盟”于2009年设立的重要日子,旨在提高公众对肺炎这一全球健康威胁的认识。肺炎是导致儿童和老年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肺炎日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疾病的关注,更是为了推动全球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今年的主题是“认识肺炎、预防肺炎、远离肺炎”,强调了公众教育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加深对肺炎的了解,促进早期干预和有效的预防策略。无论是通过接种疫苗、改善卫生条件,还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保护,主题都旨在引导全球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努力减少肺炎的威胁。
01引发肺炎的高发因素
引起肺炎高发的因素很多,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病因可分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
其中最常见的导致儿童患上肺炎的原因有:
1.细菌性肺炎
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儿童细菌性肺炎的主要有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不及时诊治可导致重症肺炎。B型流感噬血杆菌(Hib)通过呼吸道传播,可以在人体鼻咽部无症状的携带。主要侵犯5岁以下特别是18月龄以内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肺炎、会厌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等。
2.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乃至学龄前期儿童感染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新冠病毒,也是一种能引发肺炎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肺炎的首位病毒病原,其次是副流感病毒(I型、Ⅱ型、Ⅲ型)和流感病毒(A型、B型)。
3.非典型病原所致肺炎
以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最为常见。其中肺炎支原体不仅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肺炎常见的病原,在1~3岁婴幼儿亦不少见。肺炎衣原体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
4.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霉、球孢子菌等真菌病原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
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包括吸入羊水、食物、异物、类脂物等导致的肺部炎症。
02肺炎的易感人群
婴幼儿:肺炎是我国5岁以内儿童第一位死因。国内统计,肺炎占儿内科住院人数的24.5%~56.2%。
住院病人:其中,老年、ICU和机械通气病人的发病率分别为普通住院病人的5倍、13倍和43倍。
体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老年人:肺炎也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死亡原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免疫受损人群的增多,老年人肺炎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
03关于肺炎的检验项目
儿童因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犯,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儿童。儿童感冒如没有及时规范治疗,有可能引起肺炎;也有可能儿童生病一开始就是肺炎,但早期症状类似感冒,这就需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包括验血、病原体检查、拍胸片等。相关检验项目有:
1.血常规
是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以及判断病情轻重最基本的指标,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数多会增高,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中,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时,白细胞数多降低或正常。
2.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CRP)在起病1-3天内升高,常提示细菌性肺炎,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治疗有效后可下降。降钙素原(PCT)升高是判断细菌性肺炎及是否合并脓毒症的敏感指标,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轻度感染也可能显示正常。
3.病原学检查,包括
(1)细菌学检查
是细菌性肺炎的确诊依据一些重症细菌性感染者,应尽早进行血培养;合并胸水的患儿,应抽取胸水进行细菌涂片检查与培养。此外还有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的方法。
(2)病毒学检查
是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检测鼻咽分泌物中脱落细胞中的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或特定病毒的DNA或RNA,可用于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检查可以通过血清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患儿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此外,还可进行肺炎支原体DNA或RNA检测,用于早期诊断。
(3)胸部影像学检查
一般状况良好的患儿可不进行胸片检查,当病情严重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需早进行胸片检查。
来源:小桔灯网、全国体外诊断网CAIVD